单项选择题:
1.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上“课程”涵义最不接近的是( )。
A.维护课程,必君子监之,乃依法制也
B.宽着期限,紧着课程
C.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(学问)中引申出来
D.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
2.学校教育产生于( )。
A.原始社会 B.奴隶社会 C.封建社会 D.现代社会
3.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,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。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( )。
A.阶段性 B.差异性 C.不平衡性 D.互补性
4.“语之而不知,虽舍之可也”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( )。
A.循序渐进原则 B.巩固性原则 C.量力性原则 D.启发性原则
5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》规定,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不包括( )。
A.工作态度 B.学生意见 C.工作成绩 D.业务水平
参考答案及解析:
1.【答案】A。唐朝孔颖达提出“维护课程,必君子监之,乃依法制也”的意思是:对于教育制度的安排、执行,一定要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来掌管,才能够依照法度来保持和执行。这里的课程是教育的内涵。B、C、D三项均与现代意义上“课程”涵义接近。
2.【答案】B。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,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。
3.【答案】C。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,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,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。
4.【答案】C。《学记》中提出:“语之而不知,虽舍之可也。”即学生不能理解所教的知识的时候,可以暂时停下来。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可接受水平,因而这句话体现量力性原则。
5.【答案】B。《教师法》第22条规定,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、业务水平、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。因此不包括学生意见。